人參與高麗紅參
一、人參簡介
人參為多年生草本植物,屬五加科。它的栽培和生長條件比較特殊,對土壤和氣候非常敏感。既怕冷也怕熱,適合生長在陽光斜照的地方,土壤必須干燥,不允許雨水沉滯。一般來說,只有平緩的斜坡和山麓附近的干燥土地,才能種植人參(也稱“低沉毒”土地)。為避免潮濕,參圃里的坪壩筑得很高,坪上還要用樹枝等搭成一行行天棚,隨著陽光變化適時開、閉,防止人參接受陽光的直接照射。人參的播種期是3月末到4月初,經(jīng)過六年的培植、成熟后,才能夠采收。

二、人參的分類
1、人參按生長環(huán)境的不同可分為:野山參、林下參、園參(人工種植及培養(yǎng))
2、按品質(zhì)及秘制方法的不同可分為:高麗參、紅參、白參、生曬參;
3、人參市場的激烈競爭,市面上也出現(xiàn)了邊條參、開河參、別直參、石柱參等名稱,這些參從性狀特征上講都屬于紅參的類別,而且都具有與紅參一致的性狀特征。

三、人參的加工:(加工后的人參稱為紅參)
人參是名貴中藥材,應用歷史悠久,其藥用價值早已被世界公認。在我國《本草綱目》及《神農(nóng)本草經(jīng)》均有記載,被譽為“百草之王”。人參收獲后的新鮮根稱為鮮參或是水參,人參加工主要目的是為了:
1、保護有效成份,避免人參根內(nèi)的淀粉“自溶”及多糖水解;
2、純凈美觀,便于貯藏和使用,防止霉變與蟲蛀;
3、提升營養(yǎng)成分,強化功效;以鮮參為例,鮮參中所含有的丙二酸單酰基——人參皂苷Rb1、Rb2,Rc、Rd,加工成紅參后基本消失,而產(chǎn)生出紅參特有的成分人參皂苷Rh2、Rg2。人參皂苷Rh2、Rg2對于活化神經(jīng)中樞和抗腫瘤作用也相應地增強了。
4、高麗參與紅參:高麗參也是紅參。因其產(chǎn)地的不同,為了區(qū)別于其它產(chǎn)地的紅參,將韓國、朝鮮、集安(部分)等產(chǎn)地的紅參稱為高麗參;也有一種說法,是因為加工工藝的不同,以韓國為代表的加工工藝生產(chǎn)的紅參稱為高麗參。

四、高麗參的食用方法
1、燉煮:將高麗參與豬肉、雞肉、水魚、龜?shù)纫黄鹋霟,具有滋補強身之用;
2、蒸服:將高麗參切成薄片,放入瓷碗內(nèi),加滿水,封密碗口,置于蒸鍋內(nèi),蒸燉30分鐘,即可服用;
3、泡服:將高麗參切成薄片,放在碗內(nèi)或杯中,用開水沖泡,悶蓋5分鐘后即可服用;
4、煲粥:將高麗參切成薄片,早餐煲粥時放入少許,與粥同食,大補;
5、嚼食:將高麗參切成薄片,取2~3片含于口中細嚼,具有生津提神之妙。且甘涼可口,是最簡單的服用方法。
6、吞服:將高麗參磨成細粉,每天吞服,用量視個人體質(zhì)而定,一般每次1~1.5克,每天兩次為宜。

五、注意事項:
1、不宜與五靈脂、藜蘆同服;
2、服用前后4小時內(nèi)不宜吃蘿卜、喝茶葉水;
3、陰虛火旺者,在服用高麗參之前先服知柏地黃丸,清虛火后服用。如果服用次日仍有燥熱現(xiàn)象,可用竹蔗、毛根、馬蹄煲水服用,清虛火。